|
西安交大亚欧研究中心访问哈萨克斯...
|
|
为推动和深化全球治理、区域国别、人口发展、高等教育等研究领域的合作,9月28日至10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亚欧研究中心主任李树茁率团先后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亚欧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旭,亚欧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悦中山,亚欧研究中心研究员、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李万春参加访问。 访问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夯实国际问题研究与人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1日 |
|
|
西安交大牵头建设的IEEE SMC西安分...
|
|
10月7日,IEEE系统、人、控制论学会(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 IEEE SMC)举行2025年度特别活动及颁奖仪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沈超教授担任主席的IEEE系统、人、控制论联合学会西安分会(Xi'an Section Joint Chapter[IEEE SMCS & IEEE CSS])荣获2025年度IEEE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09日 |
|
|
地方政府股权资产测算与财政可持续...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alterna...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中国“走出去”企业如何搭建全球投...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风险承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1日 |
|
|
单细胞时空重构与计算免疫学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西安交大王戌梅教授团队利用景观基...
|
|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王戌梅教授团队在分子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Molecular Ecology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landscape genomics to evaluate genomic vulnerability and future climate resilience in an east Asia perennial”(《利用景观基因组学评估东亚多年生植物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1日 |
|
|
西安交大马恩教授在《科学进展》发...
|
|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塑性对于工程应用都很重要。高强度可以满足承载需求,且有助于大幅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大塑性可提高材料服役时的安全性,而其更重要的工程意义在于拉伸应力下的均匀变形能力常常是材料加工之必需。然而,屈服强度的大幅提升几乎总是以牺牲拉伸塑性为代价。因此,同时获得高强度与高塑性一直以来都是材料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马恩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1日 |
|
|
西安交大基础医学院科研团队揭示慢...
|
|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 《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慢性心理应激通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引发睾丸支持细胞铁死亡并导致男性不育的新机制。 近年来,男性不育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除遗传、环境等传统因素外,心理应激也被视作重要诱因。但应激如何影响睾丸功能及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日本九州大学、北九州大学代表团一...
|
|
10月11日上午,日本九州大学副校长荻岛理,日本工程院院士、北九州大学教授高伟俊等一行来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副校长单智伟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会见代表团一行。双方就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人居学院、国际处相关事务负责人参加会见。 单智伟介绍了西安交大基本办学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承担“中国-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中心”建设任务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西安交大代表团访问中东欧三国 探...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彭康哲学讲坛·海外名家丨目的动力学...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Sustainability as a Standalone In...
|
|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3日 |
|
|
【科技日报】西安交大赵旭团队:新...
|
|
氢能被誉为清洁能源的“未来之星”,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制备氢气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记者10月9日获悉,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研究员赵旭团队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解决阳极催化剂在强腐蚀条件下结构失稳、活性下降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结合了传统碱性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优点,被认为是 |
|
|
|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4日 |
|